宿州:智慧城管赋能城市管理多元化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2622 2025-05-14 16:54
根据已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来看,工业排放物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且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浓度远高于其他各类污染物。因此,相关主管部门需要以重金属浓度监测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核心内容与主要导向目标,并同步开展多环芳烃、硝基苯等有机物浓度监测工作。如此,既可以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量、监测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同时,还可以快速发现绝大多数土壤污染问题、满足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要求。此外,需要定期对各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各监测区域的土壤污染情况、污染源类型来对监测项目指标进行适当增减调整。
4.2 加强现场应急监测力量
目前来看,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开展中,虽然对各项监测技术的灵活应用,可以提前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出现征兆、持续监测土壤环境变化情况。但是,在出现各类突发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时,却存在着现场应急监测力量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环境污染情况。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现场应急监测力量,并采取以下措施:提前在土壤环境监测区域中布设若干监测断面点,在出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及时获取监测断面点的信息、完成采样作业;适当提高采样频次,以保证样品检测分析结果准确无误。在工作人员掌握污染物变化规律后,再对采样频率进行调整;对以往现场采样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备份,将其作为应急监测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在监测站中配置各类便捷性监测设备,如检测试纸、快速检测管、便携式红外光谱仪等等。
4.3 完善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及早对环境监测标准进行统一化,并运用信息技术来构建起全国性、区域性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工作人员将监测数据、评价报告逐级向上提交,并在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中进行汇总整理。
4.4 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人员建设
由于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存在隐蔽性、富集性、污染物种类多样性等特征,对监测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要求。但目前来看,各地区普遍面临着人员力量薄弱、监测人员专业素养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一方面,我国教育体系需要加强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如各高等院校增设相关专业的招生名额,持续输送足量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加强监测人员专业素养培训力度,以各项全新的监测技术、理论知识、操作流程为主要培训内容。
5 结语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作为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开展前提,主管部门与监测机构必须加强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力度,掌握监测工作特点与监测技术应用现状,以重金属为主向多目标监测、加强现场应急监测力量、建设专业化监测团队、构建全国性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推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环境与发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土壤,监测,质量